一文读懂汽车百人会精彩观点:千公里续航电池引发热议,院士斥“骗子”

2021年1月18日   |   by tgcode
%title插图%num

  划重点

  1. 特斯拉中国区总经理王昊:特斯拉在华建设的超级充电桩工厂将于今年正式投产,将年产 1 万根超级充电桩。
  2. 中科院院士欧阳明高:如果有人告诉你,这个车能跑 1000 公里,几分钟能充满电,还很安全,成本又很低。以目前的技术来讲,他一定是骗子。
  3. 广汽埃安总经理古惠南:如果 8 分钟要充电 1000 公里的话,需要建设高功率的快充桩,技术上可以实现,只是成本高。
  4.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立泉:目前液态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已经达到了一个极限,新一代电池要发展固态电池,逐渐要过渡到全固态锂电池。

%title插图%num

中科院院士欧阳明高

  腾讯科技综合

  1 月 15 日-17 日,第七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1)以“新发展格局与汽车产业变革”为主题拉开大幕,本次大会论坛首次采取线上方式举办。

  广汽集团石墨烯快充电池引发与会嘉宾的热议。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称,广汽石墨烯石墨烯基超级快充电池续航里程能达到 1000 公里,最快 8 分钟就能充电至 80%,初定今年 9 月可以批量生产。

  但中科院院士欧阳明高直指,“能跑 1000 公里、几分钟能充满电”这样的电池,一定是骗人的。他同时也称,在种种技术突破的有力助推下,新能源汽车即将迎来全方位突破的关键转折点。

  以下为本次大会参与嘉宾的精彩观点,内容综合自车圈、新京报、第一电动汽车网、每日经济新闻等媒体。

  特斯拉中国区总经理王昊:

  上海工厂 1 年基本实现国产化率目标超级充电桩工厂今年投产

  特斯拉中国区总经理王昊表示,截止到第四季度末,特斯拉车辆 2020 年已节省汽油 56.37 亿升,减少 1696 万吨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一个能源大国 2018 年交通运输排放总量的 90%。

  王昊表示,2020 年特斯拉在全球生产超过 50 万辆,交付近 50 万辆,基本达成目标。他特别指出,2020 年特斯拉在华充电网络建设进一步加速。

  据了解,特斯拉中国一共建设开放了超过 410 座超级充电站,其中超过 180 座为 V3 超级充电站。V3 超级充电桩是一种运用了全新架构的超充方式,支持高达 250kW 的峰值充电功率。最高可实现充电 15 分钟补充 250 公里的续航电量。

  王昊透露,特斯拉在华建设的超级充电桩工厂将于今年正式投产,将年产 1 万根超级充电桩。tgcode

  英飞凌科技曹彦飞:

  未来汽车半导体年复合增长率将达7%

  英飞凌科技大中华区高级副总裁兼汽车电子事业部负责人曹彦飞表示:“新能源将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长期趋势,伴随 BEV(纯电动)、PHEV(插电式混动)车型的强劲发展,碳化硅进入快速发展期,预计到 2025~2026 年,碳化硅的市场份额将达到 20%。”

  据了解,2020 年,全球半导体的市场规模达到 4330 亿美元。在疫情以及宏观经济的双重挑战之下,半导体行业 2020 年实现了5% 的增长。曹彦飞预测,未来半导体行业年复合增长率将在 5.8% 左右,其中汽车半导体增长将高于行业的平均水平,约为7%。

  中科院院士欧阳明高:

  电动车能跑 1 千公里、几分钟充满电,一定是骗人!

  欧阳明高表示:“如果有人告诉你,这个车能跑 1000 公里,几分钟能充满电,还很安全,成本又很低。以目前的技术来讲,他一定是骗子。”

  欧阳明高认为,当前人类社会正处在电池为核心、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电和氢能为载体,电动车为工具的第三次能源革命中。电动化是汽车动力百年来的重大技术变革,锂离子电池更是能源利用百年来的重大革命。

  欧阳明高称,当前对新能源汽车而言,高效热管理系统核心技术已经取得重要突破,将使得冬季低温环境下续航里程损失比现有车型降低2/3,整车能效优化集成技术也取得突破,小型纯电动车 NEDC 工况测试百公里电耗接近 10 千瓦时。同时充电体系建设与快充技术突破,未来5-10 年,白天可以用 15 分钟充满 75% 的电量。

  欧阳明高通过研究认为,可再生资源中光伏发电价格与煤电相当;分布式能源形成规模;充电基础设施中各种充电技术成熟并兼容、基础设施比较普及,满足电动汽车需求;能源互联网中适合中国国情的 V2G tgcode主流技术和主流商业模式形成,业态进入成长期。

  “在种种技术突破的有力助推下,新能源汽车即将迎来全方位突破的关键转折点。”欧阳明高说。

  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

  广汽石墨烯基超级快充电池进入实车测试,9 月可批量生产

  曾庆洪介绍,近期广汽集团在石墨烯电池以及硅负极高能量密度电池研发方面都取得了进展。广汽石墨烯基超级快充电池目前已经进入实车测试阶段,首款搭载车型为 AION V,目前正在黑河做冬季试验,初定今年 9 月可以批量生产。

  据介绍,石墨烯快充电池具备 6C 快充能力,结合高功率超充设备,最快 8 分钟就能充电至 80%。广汽目前掌握创新的石墨烯制备技术,制备生产成本降低 90% 以上,使整体电芯成本与目前市面上常规动力电池成本相比较,略高5-8%,大幅提升动力电池系统性价比。同时还在开发结合硅负极材料,能量密度可达 280wh/kg,续航里程达 1000km 的新型电池。

  此外,在氢燃料电池车方面,广汽首款面向示范运行、基于产品流程自主正向开发的燃料电池乘用车 AION LX FUEL CELL,部分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量产车已正式下线。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

  新能源汽车发展面临三大挑战

  朱华荣表示,新能源汽车发展还面临众多的挑战,还有三大挑战需要我们行业和政府来共同努力加以解决。

  一是要突破电池技术的短板,产品上要更适应用户的需求。

  他表示,电池技术的突破进展比较缓慢,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安全顾虑持续存在,整车开发的知识能力体系向多学科交叉发展,汽车企业的能力亟待提升。

  二是要加快拓展盈利能力,探索商业模式。

  1. 整车销售仍是新能源汽车的主要盈利模式,企业投入巨大、产出低于预期,且补贴退坡后,原本的政策端盈利未能被产业消费环节所消化;

  2. 受新的双积分政策影响,2020 年六大汽车集团产生的双积分均为负值,且新能源积分价格不断水涨船高,车企因此出现增亏的普遍现象。

  三是市场发展不均衡,终端产品市场压力明显。

  新能源汽车总体呈现出高端放量、低端爆发、中端不尽人意的情况。受政策影响大,大体量的中端市场需求未被充分的激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如何实现短期经营问题和长期发展之间的平衡,仍需要政府、行业和社会各界来实践解决方案。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

  电动车全面替代燃油车的时机已成熟

  王传福表示,随着近年来电动车的电池、电机、电控等技术越来越成熟,在加速、噪音、能耗、维修便利性、智能化和全生命周期成本等方面已全面超越了燃油车,电动车全面替代燃油车的时机已成熟。行业新旧动能加速转化,迸发出巨大的机遇和能量,我们有理由相信,2021 年将是我国电动车快速发展的元年,行业格局加速调整,百年变革从“春秋时期”,开始进入“战国时代”,电动车产业在“十四五”加速迈入新发展阶段。

  从世界范围来看,汽车电动化的浪潮席卷全球。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汽车全面电动化已成全球经济发达国家和汽车强国的战略选择。而从我国国情来看,推进汽车全面电动化更加紧迫。

  2021 年,比亚迪将加快关键零部件向行业开放供应。今年初,比亚迪在国内乘用车领域发布了品牌新标志,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汽车工业百年变革,努力走出一条从自主创新到全面开放创新之路。

  上汽集团总裁王晓秋:

  智己汽车将采用基于直营的全渠道零售模式

  王晓秋表示,极致最大的作用不是需求替代,而是需求创造,新能源汽车的“极致”应该是通过赋予新的内涵让用户感到“极为别致”,而不是用传统思路,和燃油车比生命周期成本、比续航里程,把传统的性能指标做到极致。

  王晓秋表示上汽集团的目标是要通过打造极为别致的用户体验,创造新的用户需求;第一是打造极致的产品体验,智己汽车将采用上汽全新研发的高端电动车专属整车架构,同时通过构建开放的三电系统集成能力缓解用户对新能源汽车的安全焦虑和充电焦虑等。第二是打造极致的服务体验,智己将采用基于直营的全渠道零售模式。第三是打造极致的价值体验,通过重构用户与企业的关系,让用户成为车辆的拥有者。

  “与超过 4 亿的汽车驾驶人相比,新能源车的普及率刚过1%,市场潜力足够巨大。新能源车未来发展的着眼点不应该只是去做燃油车的替代品,而是要在电动智能网联的基础上,让更多的新技术和创新模式融入进来,打造‘极为别致’的用户体验。”王晓秋说道。

  理想汽车 CEO 李想:

  未来 10-15 年中国将会出现全球顶级品牌

  李想表示,从中国的发展来看,未来 10-15 年,中国也会出现全世界顶级的品牌,随着智能产品、生态的出现,汽车将逐渐拥有生命力,可以持续“成长”。

  李想表示,从做品牌上来看,有两个比较大的分类,一类是产品价值驱动的品牌,一类是渠道价值驱动的品牌,但实际上用户拥护度成衡量智能电动车品牌新标准;随着 GDP、智能电动车的发展,中国车企也可以做非常高端的产品,也将备受消费者青睐。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

  未来五年锂电市场迎井喷,进入 TWh 时代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表示,全球对绿色发展更加关注,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更加坚定,交通电动化、电力能源清洁化正在全面加速;实现能源清洁化和交通电动化也是实现碳中和额度重要保障。

  “从长远来看,未来五年锂电产业市场将迎来井喷,快速进入 TWh 时代,高效率、高品质的交付是重要核心竞争力。”曾毓群表示,目前全产业链的产能供给的增长相对较慢,有效的供给不足。

  曾毓群表示市场在快速增长,客户要求在不断提高,必须依托强大的创新体系。“首先是材料体系创新,其次是系统结构创新,第三是极限制造创新,第四是商业模式创新。”

  按照曾毓群的介绍,在乘用车领域,宁德时代开发 12V 锂电池辅助电源,与铅酸电池相比重量减少 80%、体积减少 60%;48V 和 HEV 用电池包的高功率大于 80C,正在开发的 BEV 电池包可实现超过 1000km 续航、10 分钟的快速充电、16 年 200 万公里的使用寿命。

  商用车领域,曾毓群表示宁德时代开发了长寿命电池,寿命 10 年以上,标准化、系列化设计的电池包有效提高通用性。储能方面,曾毓群表示,宁德时代从研发示范向规模化发展转向。

  蔚来联合创始人兼总裁秦力洪:

  争取 2021 年走出国门继续坚持高端品牌、直营模式

  蔚来联合创始人、总裁秦力洪表示,蔚来二代换电站预计于今年3~4 月开始部署市场,服务能力将是一代换电站的 4 倍,车辆可自动泊入,用户无需下车,在车内一键启动即可自助换电,这为将来蔚来换电模式进入欧美发达国家市场提供了可能性。

  据了解,蔚来二代换电站,电池数量最多可达 13 块,日服务能力最高可达到 312 次,提升超 3 倍。

  秦力洪表示,如果世界疫情不会发生本质的恶化的话,希望在 2021 年能够走出国门,能够在海外开始实现销售,“争取在海外市场继续坚持高端品牌,做直销模式,做直接服务用户的模式”。

  在电动车普及问题上,秦力洪认为,公共基础设施的普及是制约电动车普及的很大一个制约因素。

  秦力洪认为,如果每一个消费者都能够在自己车位装上一个家充桩,电动汽车充电的体验将超过燃油车加油的体验,那么离电动汽车的普及就不远了。

  秦力洪介绍,去年4~12 月蔚来连续 9 个月实现了同比翻番,从 2018 年 6 月底开始交付车辆以来,两年半的时间一共向市场交付的车辆超过了 75000 辆。

  广汽埃安总经理古惠南:

  1000 公里续航车今年肯定会出但是成本不会低

  广汽埃安总经理古惠南在现场发言环节中正面回应了外界对 1000 公里续航里程车辆的质疑,他指出,“1000 公里续航的车今年肯定会出,但是成本不会低”。同时,他明确指出 8 分钟可充满 80% 的石墨烯基技术和续航长的硅基电池是两项技术,但技术上可以实现兼顾,只是要考虑运营推广的成本和节奏。

  “但如果 8 分钟要充电 1000 公里的话,需要建设高功率的快充桩,技术上可以实现,只是成本高,我们会按节奏来推广。”

  古惠南透露,石墨烯基快充电池技术最快可以在今年 9 月量产,最先将搭载在 Aion V 车型上。而硅负极材料的电池年内可以量产。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立泉:

  下一步要发展固态电池,无人机已经开始使用

  陈立泉表示:“目前液态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到了 300 瓦时/公斤,已经达到了一个极限。下一步或者新一代电池要发展固态电池,逐渐要过渡到全固态锂电池。同时我们还应该发展钠离子电池,它的电解质目前是液态电解质,下一步也要发展固态钠离子电池。”

  他指出现在固态电池产品已经供给无人机使用,电池安全性都通过了测试。它的原材料包括硅碳负极也在批量的生产,同时固态电池所需要的涂固态电解质材料的隔膜也可以批量生产。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一文读懂汽车百人会精彩观点:千公里续航电池引发热议,院士斥“骗子”

相关推荐: 王俊凯突然得的这种病 已”盯上”年轻人!出现这些症状千万别忽视

  本文专家:张伟,鸡西矿业集团总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   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有过头晕的经历,喝酒、坐车、坐船……天旋地转的感觉,严重时更是恶心难耐。但是,头晕可不是一件小事,有时候是由某些疾病引起的。   此前,知名艺人王俊凯工作室称其 2020 年 12 …

Tags: , , , ,